小時後因地利之便,常和家人去看電影。當時鹽埕區一共有6家以上的戲院,密度之高,在高雄可說是無

人能比。那時電影票,半票才8元(我讀小學時,民國60年左右)。每到週末,我姊就會帶著我和妹妹,到

光復、國際、金城等戲院去看電影。三個小孩只要買一張半票就可以了。老媽說,更小的時候,她還會帶

我們到戲院門口,跟收票小姐說,我們(不包含老媽)要進去找爸爸,小姐就會讓我們進去看場免費電影,

真是美好的古代啊。


國中以後,因為課業的關係,沒有太多時間再去看電影。鹽埕區的戲院,在不知不覺中一間接著一間的


結束營業,也一間接著一間的拆掉,就好像我們逝去的童年,似乎已經非常遙遠,但又似乎剛剛發生。


港都大戲院



印象中鹽埕區最老的戲院,老媽說我和我姐小的時候常帶我們去。那時只要10元新台幣就夠坐三輪車、


看電影和吃兩碗土魠魚羹。凌波演的「梁山伯與祝英台」就是在這裡上映的,據說當時有人一連看了五、


六十次以上還不過癮。由於真的太久了,確實的地點連老媽都不太記的,好像是在上圖的位置附近。


 壽星大戲院



對壽星大戲院並沒有特別的印象,原址已改建成大樓。


光復大戲院



光復戲院是離我們家最近的戲院,所以也最常去。大部分演的是香港邵氏和台灣中影的電影。那時,幾乎


每一、兩個星期就有新片上映,我姊就會帶著我和妹妹去看。看最多的是邵氏的武俠片,那時戲院不清


場,愛看幾遍就看幾遍。中場休息時,小孩子不管認不認識就在戲院裡一起玩耍,看到好人的救兵出現


時,大家還會大聲鼓掌,替好人加油打氣。我讀的國小沒有禮堂,畢業典禮就在這裡舉辦,每個小孩子


都會很天真的想說,等畢業典禮結束後躲在裡面不要出來,可以看場免費電影。


原址現已改建成捷運商場。


國際大戲院

國際戲院大部分演的是除了邵氏出品以外的國片,如嘉禾、國聯等。國中有位同學是國際的小老闆,同學

常更他ㄠ招待券。我讀的國中也沒有禮堂,畢業典禮就在這裡舉辦。

原址現已改建成住宅大樓。

金城大戲院


金城戲院也大部分演國片,國小時學校有一次包場,看的是一部神怪片:「朱洪武與劉伯溫」,學生在

學校繳了錢,老師就在上課時間帶我們去看。每個座位都擠了兩個人以上,整個電影院人山人海,也沒有

人去考慮安全問題。

原址現已改建成停車場。

亞洲大戲院



亞洲戲院大部分演西片,當時有名的辛巴達系列,就在這裡上映。內部的裝潢不像其他戲院有一、二


樓,它是階梯式的,從下到上大概有四、五十排座位。我和我姐有一次去看「目連救母」,裡面有些


地獄中惡鬼的鏡頭,看完回來後我姐就嚇到了,還要帶去收驚。


高中時所謂的身歷聲電影流行過一陣子,這裡演過一部經典電影「嚇破膽」,情節不記的了,只記的恐怖


的時候,聲音就會變的很大聲,用音量來嚇人。


原址現已改建成住商大樓。


大舞台大戲院



2011年10月份,屋主突然將山型牆打掉



大舞台大戲院是目前鹽埕區唯一尚未拆除的戲院,不過也早已廢棄多時。外觀為巴洛克是建築,


看起來蠻雄偉的。


放映的電影以西片為主,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「偷襲珍珠港」,放映完不久就發生火災,旁邊是


大舞台書苑,戲院搭配書局,在當時可說是創舉。



鹽埕區除了以上幾家戲院以外,還有一些小戲院,如新高、地下街的金地、銀地、珍珠地與城中城的國宮


等,這些小戲院都跟以上幾家戲院有著同樣的結局,現在只能在老鹽埕人的記憶中找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h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